
首页 > 专家团队课程

姓 名:习东平
老师简介:
全员设备生产维护(TPM)
————精益生产之设备安定化改善
【课程简介】
为什么设备经常出现故障停机,导致延迟交货?
为什么设备维修费用节节上升,故障时间却不见减少?
为什么新买入的生产设备没用几年,精度就达不到要求?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设备是制造产品,创造附加价值的利器,是企业生产运行的重要资源。
在企业中,设备的良好状况、利用状况和设备的运行效率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课题。全员生产维护TPM(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)是一种全员参加的、以提高设备综合效能为目标、以设备寿命周期为对象的生产设备维护体系,是实现精益生产的必备条件。
TPM的方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实施,可以产生非常明显的效益。
本课程是刁东平老师根据16年松下电器和管理咨询实践工作中总结而成,专门为企业设备管理而设,目的在于让他们掌握先进的设备管理工作方法,讲究相应的领导艺术,从而提高产品品质、降低产品成本、改善工作环境,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【培训对象】生产设备经理、主管;设备工程师和维护员;生产经理、主管、班组长和一线骨干;
【培训形式】案例研讨、角色扮演、全员分享、针对性研讨、个别交流
【培训时间】6H
【课程大纲】
一、TPM的基本概念
1、TPM的定义
2、设备管理常用方式解析
3、日美竞争中的TPM发展史
4、正确理解设备管理
A) 事后维护
B) 预防维护
C) 改良维护
D) 维护预防
E) TPM(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):全员设备生产维护
5、TPM活动的目的和意义:JIT模式下设备管理的新趋势
6、全员参与、人机互动是TPM的至高境界
7、TPM的活动内容与歌剧院模式
8、TPM的活动体系
案例讨论:这家工厂的设备管理到底出了什么问题?
二、工厂中设备管理的常见误区
1、误区一:只有修理没有维护
2、误区二:不区分运转率和可动率
3、误区三:没有“救火”观念
4、误区四:没有团队,单打独斗
5、误区五:我使用你修理
6、误区六:迷信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
思考与讨论:预防与事后的思考:为什么寿命最长的国家不是医疗技术最发达的?
三、设备的运作损失与对策
1、设备问题的分类:
2、设备损失管理
A) 突发损失
对策:故障修理:恢复性改善
B) 设备维护
对策:设备维护:革新性改善
3、设备的有效运转率及其三个构成
A) 时间运转率
B)性能运转率
C) 良品率
4、影响设备有效运转率的六大损失
A) 故障造成的有效运转率损失
B) 调整的有效运转率损失
C) 空转的有效运转率损失
D) 速度的有效运转率损失
E) 不良的有效运转率损失
F) 启动的有效运转率损失
5、设备运作损失的统计与分析方法
A) 机台/系统/部位——设备履历表
B) 时间/数量/频率——程度周期分析
6、 利用持续改善提高设备运作损失: 推进自主维护活动
7、慢性损失成因分析及减少方法
A) 成因分析:预防保全(PM)分析
B) 减少慢性损失的三步骤
案例:某工厂连续型生产线设备有效运作如何记录与分析
四、设备综合效率(OEE)
1、设备综合效率的基本定义
2、设备综合效率的构成
3、设备综合效率的计算
4、设备综合效率的实质
5、用设备综合效率进行损失分析
6、提高OEE的主要方法:
A) 时间运转率的提升方法
B) 性能运转率的提升方法
C) 良品率的主要提升方法
案例:某化工厂二氧化碳膨胀烟丝生产线引入OEE指标管理
五、自主维护活动
1、维护活动的三大类别
A) 全员自主保全
B) 全员生产保全
C) 全面生产保全
2、推进自主维护活动的七个阶段:
A) 初期清扫
B) 发生源和困难部位对策
C) 制作自主维护的临时基准
D) 总点检和目视管理
E) 实施自主点检
F) 自主维护标准化
G) 自主管理
3、设备的三级维护体系
A)一级维护设备操作人员负责
B)Ⅱ级维护:一线主管负责及维修人员负责
C)Ⅲ级维护:维修人员及维修主管负责
4设备管理中的分工与配合
5、实现设备安定化管理的四个阶段
案例:每天的工作从5S和自主维护开始
六、计划维护
1、计划维护的内容及其目的
2、计划维护的活动领域及其方式
3、计划维护的活动组织
A)推进目标和展开方向
B) 维护目标及效果测定
C)合理编制计划维护的推进计划
D)构筑计划维护体制
E)计划维护体系流程全貌
4、计划维护体制的PDCA循环
5、不同设备故障阶段的计划维护步骤
案例:某家电工厂的计划保全方案
七、利用绩效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水平
1、 大多数工厂为什么不合适将OEE作为考核指标
2、 设备管理管理的绩效指标
3、 将设备管理与目标管理结合
4、 将设备管理与绩效考核机制相结合
案例:某食品工厂设备考核指标的选取